零食及休閒食品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
無論是上班開會或朋友聚會,不但能從中獲取些能量,更可能在邊吃零食,心情較放鬆的時候,激盪出創意的想法,但你知道這些零食要檢驗哪些項目嗎?
零食、休閒食品
有哪些種類?
零食及休閒食品大致可分為8大類
(1) 糖果類:巧克力、硬糖、軟糖、喉糖、口香糖、口含錠 / 片
(2) 餅乾類:夾心餅乾、餅乾棒、蘇打餅、蛋糕/派、傳統餅乾/糕點
(3) 酥脆點心:洋芋/地瓜類、米果/米餅類、玉米/豌豆酥脆類
(4) 蜜餞類:水果乾、其他蜜餞類
(5) 乾絲類:豆干類、肉乾類、魚乾蝦乾
(6) 堅果類:開心果、瓜子、花生等
(7) 海苔類:海苔/昆布、壽司海苔
(8) 常溫凝製品:果凍、乳酸棒/果汁棒
上列項目我們可以依照原料、成品這二方面來評估可能需注意的項目。
依成品及原料
評估需注意項目
原料:
1. 蔬果類 - 農殘381項、重金屬 (鉛、鎘)
2. 水產類 - 重金屬 (鉛、鎘、甲基汞)
3. 養殖水產 - 動物用藥類
4. 含玉米/穀類須加驗 - 多重毒素九項
5. 含堅果/花生須加驗 - 總黃麴毒素
6. 含紅麴須加驗 - 橘黴素
7. 含蘋果或蘋果汁的發酵飲料須加驗 - 棒麴毒素
成品:
1. 製程含煙燻及燒烤者須加驗 - 苯(a)駢芘、
2. 可可豆及其製品須加驗 - 苯(a)駢芘、
3. 成份含糖者須加驗 - 人工甘味劑、
4. 有顏色須加驗 - 人工色素、
5. 防腐劑、抗氧化劑、二氧化硫、過氧化氫、亞硝酸鹽、二甲基黃、二乙基黃等為了增加風味、防腐、漂白、增艷等食品添加物,是否有過量或是偷加的狀況。
需符合
一般食品衛生標準規範
零食及休閒食品多為即食,以一般食品衛生標準規範之。
除注意應具原有之良好風味及色澤,不得有腐敗、不良變色、異臭、異味、污染、發霉或含有異物、寄生蟲外,也應注意大腸桿菌群、大腸桿菌是否合乎法規規範。
若原料含有乳類者需再注意-生菌數、李斯特菌、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...等就可以囉!